查看原文
其他

看完奥运会,我发现写作和做运动员是一样的

云宇say 云宇的异想国
2024-08-22

💛

大家好,我是云宇。

今天在微博上刷到一个话题,#为什么巴黎奥运会难戒断。

其实难戒断的不是奥运,而是那个充满热血、拼搏、遗憾、泪水、欢呼、呐喊的闪闪发光的夏天。

这几天看了很多关于运动员的纪录片,突然发现很多时候,做运动员和写作一样。

一鸣惊人之前,先要做个长期主义者。


1、瓶颈期是突破的关键

这届奥运会上,郑钦文赢下网球女单冠军,刷新了中国网球历史。

但在此之前,她法网止步第三轮,温网首轮爆冷出局,状态一度跌到低谷。

在后来的采访中,记者再次提到失利,郑钦文说:

“我很清楚为什么会输掉那场(法网)比赛,所以我这次站在红土场上的时候,吸取了法网为什么会输球的教训,我打得比平时更加冷静,我拥有更多耐心,我没有像上次那样,想一拍子把对手打死。我想正是因为这份耐心和冷静,才带给我今天的胜利。也包括在那么多个艰难的时刻,我都能够逆转。”

残忍地说,不管是对于运动员还是写作者,瓶颈期才是他们最好的朋友。

瓶颈期能让人冷静下来,重置自我认知,发现自身不足,权衡长处与短处。

承认问题,找到解决办法,然后战胜曾经的自己。

写作者都有类似的经历,写着写着会陷入模板式写作和固化的语言风格,然后渐渐地写不下去,厌恶写作。

这时候需要做的,是找到症结所在,从其他写作大家的经历里找到思路,用自己的理解不断写作。

就像《达·芬奇密码》作者丹·布朗说的:“瓶颈期的解决办法,就是继续写作。写一些没那么好的作品,反正永远不会有人读到它。但写作的过程会让你知道什么是好的作品。我每写成1页,都是已经删掉了10页的成果。”


2、坚持长期主义,才能等来机遇

这届奥运会上,刷新中国网球历史的除了郑钦文,还有获得银牌的混双选手张之臻、王欣瑜。

关于他们组队比赛,有个众所周知的故事。

郑钦文因为女单比赛消耗过大,选择放弃混双比赛。

打算买机票回国的张之臻和团队成员突然发现,下一组排在替补席的混双组合世界排名约为160名。

也就是说,只要找到搭档,他就能重新参赛。

另一边,正在附近做理疗的王欣瑜接到了橄榄枝,她二话不说,带着拍子、衣服和一双不适合红土场的硬地鞋,就赶了过去。

此时,距离混双比赛开始已经不足两小时。

后面的发展大家都知道了,两人一路过关斩将拿下银牌,成为这次奥运另一大惊喜。

临时搭子的成功,既是偶然,也存在着必然。

其实在此之前,王欣瑜就曾获得法网女双大满贯冠军。

她4岁接触网球,16岁获得澳网外卡赛冠军,18岁拒绝斯坦福offer坚定选择职业运动员的道路。

她说:“有时候你会赢下比赛,有时候你能收获经验,只要走在正确的路上,给一点耐心和时间,好的结果会来到你身边。”

正是这样的长期主义,让王欣瑜走到巴黎,走上领奖台。

做自媒体后,也接触了很多写作者。

一些人因为短期看不到收益,早早放弃写作;

另一些人坚持了下来,接商单、写商稿,有些甚至接到了出版社写书的邀约。

我一直相信不管是写作还是做自媒体,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。

这是一条有复利的赛道,坚持得越久,才能等来指数级增长的收获。

不用羡慕别人的鲜花与掌声,耐住寂寞,走好自己的路,时间不会辜负每一个付出汗水的人。


3、天赋只是入门,后天勤奋才是天才之道

说到天才少女,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全红婵。

那个在东京一跳成名的小姑娘,在巴黎稳定发挥,收获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和跳水女子10米台两块金牌。

但看完纪录片才知道,所谓的“天才”和“稳定”背后,其实是加倍的汗水和艰辛。

从东京到巴黎的三年期间,全红婵迎来发育高峰,竞技状态非常不稳定。

在2023年福冈世界游泳锦标赛上,全红婵因第二跳动作407C出现失误,总分输给陈芋汐,仅获得银牌。

曾在奥运会上跳出三个满分动作的她,却面临胜少负多的局面。

为了提升动作稳定性,她必须加强体能和力量训练,每天总是最早到最晚走。

除了常规的水上训练,还要完成额外的专项技术练习,这才有了巴黎的卫冕。

提到写作很多人会说,自己也想写点东西,但没有天赋。

诚然,想要成为优秀的大作家,天赋一定是重要前提。

但对于大部分写作者来说,还远远没有到需要靠天赋的程度。

作家王安忆在聊写作时曾把自己形容为“笨手”:“灵感极少光顾我,只有靠后天努力,去赋予已有的事物更高的涵义。”

据认识她的人说,王安忆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写作,不让自己的手闲下来,拿着稿纸和笔,无论是在飞机上还是在别人闲聊的空档,都在写。

正是靠着这种努力,才写出了《长恨歌》等佳作。

就算是极有写作天赋的作家,也不敢在“努力”这件事上懈怠。

村上春树每天写作5小时,不少于4000字;

莫言从早上八九点写到晚上十二点;

马伯庸每天7:30上班,下午5:30下班,写4000字......

写作需要天赋,更需要重复。

以上。

往期精彩内容

《珠峰女王》:登顶珠峰10次,父亲终于认可她是个“儿子”

巴黎奥运女性群像:不被定义的“她们”,正书写自己的历史

推荐所有女孩,都去看这4部运动员纪录片

作者介绍:

云宇,努力靠码字养活自己的自媒体人,用文字分享成长与经验。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云宇的异想国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